尊享

加入【优设领航者俱乐部】

尊享全年高价值服务 加速收益

大咖指引 职场加薪

大咖领航新机会新收入

AIGC实战 加速受益

大厂AIGC实战经验分享

优质链接 人脉链接

企业/达人/设友线下链接

流量赋能 名利双收

1000W+流量助力影响力提升

领取更多高价值实用特权

投稿

《适遇铜青》成果展示

指导单位: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
主体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项目负责人:饶鉴教授
艺术家:罗雪/Luo Xue
作品类型:音画互动影像装置
作品尺寸:36x28x23cm
主要材料:投影/显示屏、编钟摆件
选题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秦始皇陵兵马俑、陕西出土西周时期羊尊现藏于日本藤田美术馆
创作年份:2023年

作者简介

罗雪/Luo Xue

1983年生于武汉,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学士)、沈阳师范学院(硕士),现为汉口学院艺术学院艺术与科技专业系主任,湖北省美学学会会员,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商品展示技术项目湖北赛区技术指导专家。

近年主持及参与完成省级科研项目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汉绣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开发》《国家“十二五”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规划教材的立体化建设与推广》《“共同缔造”视角下乡村民宿建设实践与策略研究》《突发性事件下世界技能大赛备赛集训的对策研究——以商品展示技术项目为例》《残疾儿童家庭康复治疗APP设计策略与应用研究》等;论文发表三十余篇、合编教材4部,近3年指导学生获奖百余件,等级获奖40余件。

设计说明

《适遇铜青》音画互动作品以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汉代大型打击乐器——编钟为表达对象,通过数字图像处理、音频数据分析、数字互动技术等手段,辅以《听见数字山河》中的部分编钟创意古乐,进行古编钟音律的数字可视化创作。

将中华传统青铜器物造型及音律文化以一种图像和声音相互呼应,实时互动的形式呈现。观者可通过敲击编钟,触发音频数据的实时分析与映射,从而影响音律数据生成动态图形的样貌,意在让观者更多元的体验人工造物与数字艺术之间的视听共鸣。

作品从具有楚文化的物理象征的编钟文化出发,以“数字活态”“互动体验”为核心,其中预制视频分为4个部分:生机、寻古、自检和修复,将青铜器久远的过去与遥远的未来,一同融合在视听时空中慢慢流淌。通过按键分别控制:青铜器模型切换、预制声音和现场编钟敲击音切换、预制视频和实时交互视频切换,自主参与式体验编钟音浪数字影像生成互动,让古老的乐器变得可看、可听、可玩。

打造理念

《适遇铜青》音画互动作品以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汉代大型打击乐器——编钟为表达对象,通过数字图像处理、音频数据分析、数字互动技术等手段,辅以《听见数字山河》中的部分编钟创意古乐,进行古编钟音律的数字可视化创作。将中华传统青铜器物造型及音律文化以一种图像和声音相互呼应,实时互动的形式呈现。观者可通过敲击编钟,触发音频数据的实时分析与映射,从而影响音律数据生成动态图形的样貌,意在让观者更多元的体验人工造物与数字艺术之间的视听共鸣。

创意概述

我国青铜器的发展脉络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多年前的商代。青铜器的发展经历了从实用到礼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远在2400多年以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和铸造技术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比欧洲十二平均律的键盘乐器的出现要早将近2000年。作为中国汉民族古代重要的打击乐器战国时代(约公元前433年)的曾侯乙墓编钟,能奏出现代钢琴上的所有黑白键的音响。编钟发声原理大体是:编钟的钟体小,音调就高,音量也小;钟体大,音调就低,音量也大,铸造时的尺寸和形状对编钟有重要的影响。

曾侯乙编钟用料是铜、锡、铅合金,青铜器表面的铜原本的样貌为金色,经过时间的迁移形成铜绿,中国传统色彩“铜青”亦是对古代青铜器物上铜绿的描绘。铜绿就像编钟的声音是一种熟悉又陌生的动态元素,它描绘着时间的流逝,也是作品视觉的色彩主基调。“适遇”与“视愈”同音,既表达作品呈现的视听疗愈目的,又体现出恰逢巧遇时的耳目一新和豁然的状态,让观者体验人工造物与大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视听共鸣。

设计流程概述

《适遇铜青》预制视频脚本

预制视频分为4个部分:生机——寻古——自检——修复,将青铜器久远的过去与遥远的未来,一同融合在视听时空中慢慢流淌。

视觉元素

《适遇铜青》作品选取我国具有代表性青铜器器物进行三维模型制作,不局限于湖北省博物馆编钟造型,加入了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西汉雁鱼灯、三星堆青铜人像和神鸟、秦始皇陵兵马俑、陕西出土的西周时期羊尊(现藏于日本藤田美术馆)。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件器物默默地讲述着古老的故事,体现古人造物精巧,见证了工匠们的巧妙心思和艺术才华。呈现出青铜器器物的庄重、美观,造型丰富等特征。

音乐选取

作品音乐选自中国艺术研究院和腾讯互娱联合发起“听见数字山河”中国传统器乐数字化保护项目,旨在让千年古乐的声音和音乐记忆在数字世界重获新生。“古乐疗愈”专辑由国乐大师冯满天、上海音乐学院秦毅教授、跨界音乐家朱序芝、青年钢琴家常乐等4位QQ音乐品质音乐家,对文物级民族乐器曾侯乙编钟1:1复制件的音色采样,并进行多元风格的跨界创作。让穿越千年的声音和音乐记忆,在数字世界重生,拥有了打破时空限制的力量,吸引着国人去聆听历史的旋律、民族的声音。


(图片来源:QQ音乐)

从“古乐疗愈”专辑中选取《沉音之境》秦毅和《古钟的自检与修复(I)》朱序芝两首曲目的部分片段进行视觉创作,将穿越千年的声音和音乐在数字世界重生,让人们不仅能听见,还能看见历史的旋律和“民族的声音”。


音频数据分析

图形影像设计

生机:在古代,青铜器象征着权力、地位和财富,其制作和利用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和文化特征。创作者秦毅曾说,《沉音之境》中的编钟和钢琴的每一个音好似生命,在发声与渐息的余音中选代和生长,萌发潜藏的生机。作品开篇运用粒子流场体现静谧氛围,每一颗粒子元素的“出现与消失”和“发声与渐息”的余音相互呼应。


Timer元件控制循环播放

寻古:在考古学中,寻古是了解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青铜器的寻古,我们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历史和文化,探究当时的社会现象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当钟声敲响编钟出现,每当钟声敲响青铜器模型跟随音乐数据转化为纱雾粒子散开状,不同青铜器模型之间根据鼓点进行转换,当余音逐渐平息,画面恢复如初。

自检:在博物馆或收藏家手中,青铜器需要进行自检以确定其状况。自检包括对青铜器的外观、结构、材质等进行观察和检测,以确定是否有损伤、腐蚀、变形等问题。通过自检,可以及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以保护青铜器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古钟的自检与修复(I&II)》创作者朱序芝谈到,编钟犹如一个自动装置,声音既熟悉又陌生,裹抉着远古,也预示着未来,连同随机故障艺术一起在时间的流逝中回荡。失灵和短时脉冲波干扰下的故障音频影响着视觉映射,通过数据分析模拟出故障效果。

聆听《古钟的自检与修复(I)》感受到聆听着对久远的过去和遇远的未来充满神秘,编钟的声音所携带的气质和世界,如同我们对未来世界的想象一样遥不可及。编钟与合成器融合创作的片段,运用科技加持的抽象三维线性效果呈现,形成过去与未来的连接,体现出音乐在风和时间的流逝中回荡的视觉样貌。

修复:青铜器的修复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运用多种工艺技术及物理、化学知识进行修复。修复过程包括整形、补配、焊接、粘接、去锈、作旧等工序。修复的目的是使青铜器恢复原貌,以展示其固有的风采,显现其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因此,在青铜器修复过程中的铜绿溶液溶解释放,模拟铜绿清除化学反应效果及铜青色像素流淌效果。

展陈形式

作品从具有楚文化的物理象征的编钟文化出发,以“数字活态”“互动体验”为核心,最终成果呈现为“编钟”为主题的音画互动影像装置《适遇铜青》。

交互逻辑

观者敲击编钟模型,通过麦克风收音进行画面触发,根据音浪数据实时映射出不同的视觉影像,自主参与式体验编钟音浪数字影像生成互动。

3个按键分别控制:青铜器模型切换、预制声音和现场编钟敲击音切换、预制视频和实时交互视频切换。

商业价值

1.可以作为文化数字传播和文娱数字内容设计素材,沉浸式的互动体验可以满足文化消费需求升级。
2.如果把艺术看作是一种情绪的表达和宣泄,本作品可以应用于艺术疗愈领域。在古乐疗愈方面增添多样性体验。
3.可以应用于教育和培训领域,例如交互式电子书、互动教程和模拟器等。这些应用可以帮助提高学习效果和培训质量,同时也可以为相关机构带来可观的商业价值。
4.可以作为广告和宣传的手段之一,例如在品牌推广、产品宣传等方面,提高品牌知名度和产品销售量。

投Ta一票作品不错+1查看投票排名